电网通到沟沟峁峁笑声传遍革命圣地

发布日期: 2019-09-12 信息来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西延安,在这里战斗了13年,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红色印记。当时的延安被称为“赤脚天堂”,说它“赤脚”是因为条件确实太艰苦了;说它“天堂”则是因为青年在这里可以找到信念和理想,实现自身价值。

        而今,山峁如黛,峻拔翠叠,延安又多了一重绿色。7月31日,记者从南泥湾机场乘车前往延安城区,抬眼就是山,山上就是林,古朴的陕北窑洞在苍翠的植被后若隐若现。20多分钟后,巍巍宝塔山相伴,潺潺延河水相依,我们到达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腹地。

        山里迎来“电神神”,“两改”过后尽开颜

        党中央到达延安时,延安还属于无电区。那时,新华社延安电台用一台3马力的手摇发电机,将党的声音传遍了全国。延安的老百姓对电有了初步的认识。

        电力走进寻常百姓家,要从20世纪90年代的“三通”工程说起。1995年,为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陕西省在延安农村实施通电、通路、通水“三通”工程。次年,“三通”工程完成,无电村彻底消失。老区人民告别了油灯,迎来了“电神神”。

        可是,标志着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文明程度的电力发展水平在延安仍然落后。据统计,1996年,延安人均用电量不足300千瓦时,是全国人均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在农村,这一数据的差距则更大。

        宝塔区枣园镇庙沟村就是一个代表。庙沟村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峁连绵,交通不便,农户居住分散。1998年,村里还只有一台变压器。村民贺永明家处在供电末端。为了用电,他自己买了两台调压器,但“家里300瓦的灯泡也只能亮起一点红丝丝,20英寸的电视时断时续,一个月还得分摊十几元的电费”。曾为迎电进门而欢欣鼓舞的贺永明又点上了煤油灯。

        电压质量低、电价高,严重制约了村子的发展和村民的生活。农网改造已刻不容缓。199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启动“两改一同价”改革,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及农村电网改造,以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1998年12月的一天,庙沟村迎来了附近12家供电所的所长。时任青化砭供电所所长的王军回忆说:“当时我们接到了要对庙沟村开展农网改造的任务,领导说要把这个项目当试点、作标杆。”

        陕北的冬天,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呵气成冰,地冻如铁。施工人员和村民自发组织的劳动力一点一点挖着黄土高原的冻土,一寸一寸深入。他们累了就头枕安全帽歇会儿,饿了就吃口干馒头。鞋子穿烂了,车胎磨破了,改造也终于完成了。1999年2月,庙沟村建起了10千伏低压线路,下户线通到每户,村民每家门口都挂上了独立电表。

        改造后,电灯又亮了,电视能看了,村民一个月的电费降到了3~5元。庙沟村村两委对村子的发展也有了新打算。村支部书记李战文盘算起了村子致富的事:“引水上山浇两千亩果树,办纸箱厂,办苹果加工厂,再搞一个砖厂。”

        庙沟村试点的成功加快了延安农网改造的步伐。1999年3月10日,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总投资1.7亿余元的延安“一区两县”农网改造动员大会在庙沟村举行。同年9月15日,延安“一区两县”农网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村民门前的电杆拔地而起,银线通进家门,黄土高原上的1141个行政村110383户人家通了电。

        新农村电气化,果农变身乡镇企业家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电网不断升级。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确立并实施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2009年,按照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电气装置安全规范、电能质量符合标准、电能损失明显减少、电力设施保护责任明确、科学用电知识普及、供用电关系和谐有序的目标,延安各地也开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洛川县拥有黄土高原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塬区。塬面平坦宽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苹果个大、色艳、细脆、香甜。全县60万亩地,苹果种了50万亩。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为洛川建设苹果产业强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建设期间,洛川县供电公司员工深入村民家中,挨家挨户调查用电负荷、电能质量,科学分配台区。2009年,洛川县104个村组完成电气化村建设。电压更稳定、可靠性更高,多大的负荷都能带动,一些致富的想法开始落地。洛川县石头镇史家圪崂村五组的史明中就是其中一员。

        2009年,史明中在村里建起了自己的冷库——九丰庄冷库,从果农变身为乡镇企业家。

        史明中介绍,新收的苹果想要长时间储存,必须在24小时内迅速降温。早些年他种苹果的时候,都是用土库储存。土库,有的是直接在苹果地里挖个坑,讲究点的再盖个简易地窖,还有人干脆把苹果直接放在窑洞的土地上,降温全靠老天。这样储存,苹果最多放3个月,而且品质下降很快,腐烂也时有发生。现在存放在恒温的冷库中,到了来年6月,苹果还跟新摘的一样脆甜,品质好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电在史明中的生意里是一个关键因素。冷库要保持零下2.5~零下1摄氏度恒温,搬运全靠电动叉车。刚开始,史明中的冷库按照箱装储存,容量在300万斤左右。2015年,他改用铁框方式储存,容量上升到500万斤。容量几乎翻倍,对电的要求也更高。“每年8月中下旬是收苹果的季节,冷库门一开一关时间长,用电负荷升高,但是电一直没出过什么问题。”提起供电,史明中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史明中扩建了一个冷库,又添了新设备——电葫芦。电葫芦要5000多元,他眼都不眨就买了下来。他算了一笔账:原来卸货需要三名熟练叉车工,一人一天的工钱要300元,而且一到收苹果的季节,好的叉车工很难找;电葫芦操作简单,只要一名一天工钱150元的普通工人操作就行,一季就能收回成本。

        电够不够用?史明中没考虑过,因为电从来没掉过链子。他说:“这几年供电服务确实好。”

        2017年10月,冷库的总闸刀闸烧坏。他一个电话打过去,石头镇供电所所长郑张栓立马就来了。郑张栓一检查是螺丝松动,几分钟就修好了。

        过去,史明中一年收入一两万元。现在,去掉成本和贷款,他的冷库一年纯利润有20多万元。史明中还有新想法:等过两年还完贷款,把冷库改造成恒温恒湿的气调库,那样苹果的储存质量就更高了。

        供电有保障,老区告别绝对贫困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要带动另外一部分人后富。受制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等条件,截至2014年年底,延安依然有693个贫困村20.52万贫困人口。

        脱贫奔小康离不开电,也离不开优质的供电服务。对此,枣园镇上砭沟村村民们深有体会。

        2013年,上砭沟村遭受强降雨袭击,全村温室大棚普遍受灾,没了产业,村子成为贫困村。2014年,上砭沟村村民韩金院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早年她丈夫去世,家庭主要收入靠她外出揽零工。搬砖、铲水泥、盖房子……重活累活她都做过,可女儿上学的费用和儿子娶媳妇的开支像两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2018年年初,村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100亩蔬菜产业园、36座温室大棚,采取贫困户优先,竞价招租的办法租赁给村民。一座、两座、三座……看着一座座大棚相继建成,韩金院脱贫致富的心气也被点燃。她盘算着:大棚用的是电泵和电动卷帘机,一键就能操控,一个人经营起来毫不费力。棚里栽种些反季的小瓜和西瓜,一年可以种收2~3季,上市一斤能卖30元,每季收入5万元,一年就有15万元。她想来想去觉得机会难得,于是贷款租赁了长100米的大棚。

  可是,韩金院和所有村民一样,都忘了一件事。2018年8月,棚里的苗苗长了出来,大棚还没通电。陕北的秋天来得很早,气温很快降了下来,夜间如果大棚不能保温,刚长出的苗就会夭折。

  国家电网陕西张思德(延安枣园)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孙小峰在走访上砭沟村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赶紧向上级汇报情况。延安新区供电支公司按照产业扶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电,材料后期补齐。

  1个多月后,两台600千伏安的变压器安装到位,4.3千米长的输电线路架设完成,每座大棚还安装了三相智能电表。一棚一表,抄表到户,网上交费,村民也省去了跑供电所的麻烦。

  2018年冬天,韩金院大棚里的小瓜和西瓜长势喜人,元旦过后上市卖了个好价钱,当年她家就脱了贫。今年,韩金院的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女儿也考上了大学,一家人曾经恓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头。

  在电力驱动下,上砭沟村还开办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石艺雕刻等企业,从单一生产变成了多元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元到10000元,实现了全面脱贫。

  今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的喜讯传遍大江南北。延安沟沟峁峁间建起大棚,通了动力电,种上苹果园,垒起新羊圈,黄土高原腹地的百姓们迎来了新生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