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电”让冬天不再冷

发布日期: 2017-12-06 信息来源: 张贤明

        11月29日,一股寒流袭来,远离辽宁省大连市的长海县獐子岛镇飘起了雪花,气温骤降。獐子岛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却没有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在屋里喝茶、唠家常,一片欢声笑语。屋里的另一角,几位“特殊访客”——大连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正认真地检查室内供暖设备的用电线路安全。

  入冬以来,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开展冬季安全用电“三进”(进企业、进台区、进农户)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全方位查找冬季用电安全隐患,安全用电“暖冬行动”工作启动,全面实现普查走访全覆盖、隐患整改有实效、决策执行无折扣,让客户用上“暖心电”。

  “自从我们养老院用上了电采暖,供电公司就会定期来检查用电安全。”獐子岛敬老院杨冬梅高兴地对笔者说。

  獐子岛镇是大连市长海县境内的一个海岛镇,该镇以养殖捕捞为经济支柱。多年来,冬季取暖成了岛上居民的一大困扰,由于燃煤取暖,每到冬季,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烟火的味道。

  提起以前烧煤取暖的经历,杨冬梅感慨万千。由于敬老院与獐子岛镇集中供热管线相距甚远,每年冬季取暖基本依靠燃煤,一个冬季少说也要烧掉130吨煤,要是买到劣质烟煤,一冬天老人们都得忍受烟熏火燎。

  今年9月,大连市公布的首批农村地区供暖试点县(镇)名单中,獐子岛镇名列其中。獐子岛镇政府以这次试点为契机,将这里打造成海岛第一个“农村碳晶电采暖示范区”,由此辐射和带动全市农村取暖“煤改电”。

  当杨冬梅得知是供电公司来回访“煤改电”用电情况,她的话匣子马上打开了,对笔者一个劲儿地说,“这电锅炉真好!升温快,无污染,安全又省心。”

  笔者随着杨冬梅的指引来到养老院的后院,看到来人检查电锅炉,正在忙活的养老院勤杂工李汉华放下手中的扫把,笑呵呵地走过来说道:“以前早上、中午、晚上要添三回锅炉,整天灰头土脸的,就连鼻孔里都是煤灰,出来进去的地上脏极了,每天脸洗好几次,地擦好几回。老人最怕感冒,暖气不能太冷,太热又上火,坏了还漏水,那叫一个糟心。”现在用电取暖了,这些烦恼都没了。

  “煤改电”的好处有目共睹,但改造实施都需要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如何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优质的服务至关重要。

  长海县獐子岛供电所所长朱云厚是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是养老院的“常客”。他冬天清理积雪,夏天打扫卫生,为老人送营养品、药品,陪老人聊天。当他得知改造项目落户敬老院,他立即担负起办理手续的重任,并积极联系供电公司,为该项工作争取支持。

  “从社会角度来看,养老院的老人们是弱势群体,作为供电企业中的一名共产党员,有电采暖了肯定要先想着他们。”朱云厚对笔者说。

  2016年,长海县供电公司致力于电网建设改造,将重点向农村发达地区倾斜,一年新增更换配变2254台,城乡户均容量达到了2.4千伏安,为辽宁省最高。2017年,大连供电公司又实施了电网建设“33619工程”,两年内户均容量将达到2.78千伏安。

  “养老院一直使用一台4吨燃煤锅炉,因近年来煤价频涨,每年锅炉煤耗成本高达10万元,水耗成本1万元。加上阀门年检,设备保养、维修,每年光花在锅炉上的成本就高达15万元。”朱云厚为养老院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按照蓄热电锅炉设计,利用低谷电进行取暖,一年电费在6万元左右,算上政府费用补贴,一年能省下10万元左右,采暖变得又‘绿’又省钱。”

  经过多方努力,养老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用上了电锅炉。电气化专业毕业的供电员工鲁锐专门研究过电锅炉,“为敬老院安装的电锅炉为200千瓦电锅炉,跟大衣柜大小差不多,可以直接放在房间里,可随时控制温度,有效控制浪费。现在管道短了,水费比原来节约了三分之一。”

  走进屋里,养老院护工孙小兰一边忙活着为老人铺被褥,一边对笔者介绍:“平时护理老人最怕老人生病,照顾起来很吃力。往年冬季室内温度平均在18摄氏度左右,昼夜温差在5摄氏度左右,尽管穿很多衣服,许多老人们都还打怵过冬。现在屋里不仅暖和而且还能随时调节温度,真是太好了。”坐在一旁的张国光大爷眉开眼笑:“屋里院内都很干净,衣服不用穿那么多,感觉轻松多了。”

  看着供电员工的真诚服务和老人们的幸福满足,杨冬梅对“煤改电”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煤改电”的推进,各村的村容村貌也随之改变,没有了往日各家各户门口摆放的柴堆、煤堆,街面显得越发干净整洁。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供电企业正与居民客户携手共建,美好的生活从此开始。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