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履责担当

——国家电网公司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16-10-17

         金秋时节,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一派祥和景象:新修建的村民大戏院、标志石和休闲广场错落有致,一条幽静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电杆整齐地伫立在路旁。“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骆驼湾村口,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殷切期望被制作成醒目标语,印刻在墙上,时刻鼓舞着阜平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10月17日是我国第三个“扶贫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扶贫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人民福祉。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持续开展定点扶贫改善民生,大力推进“国网阳光扶贫行动”,加强援藏援疆兴边富民,推进村村通动力电、井井通电、光伏扶贫项目接网等工程建设,切实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持续多年定点扶贫改善民生

  公司持续21年开展五县区定点扶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显著改善扶贫地区基础设施,促进扶贫地区多项事业发展,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自从今年7月份用上大电网的电以后,我就买了两台搅拌机,把牧民们多余的牛奶收购回来后,专门制作酥油。”9月27日,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海省玛多县玛查理镇幸福牧家小区,藏族牧民昂赛欣喜地讲述通电后的变化。原来骑马放牧的昂赛,是村里第一个把酥油变成商品,产生经济效益的人。

  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由于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采取的扶贫政策、举措不能一刀切,扶贫方式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才能避免“花架子”,找到脱贫致富的“金点子”。在多年扶贫工作中,国家电网公司始终坚持依托政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发力,把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

  1995年,原电力工业部按照国务院部署,承担湖北省秭归县、长阳县、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国家电网公司组建后,继续承担湖北“三县一区”定点扶贫任务。2011年开始,公司新增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为定点扶贫县。开展定点扶贫21年来,公司累计向湖北“三县一区”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9.4亿元,并向五县区无偿捐赠扶贫资金16066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47项,在帮助贫困地区通电、通路、通水,改善医疗、卫生、教育条件,带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地处三峡大坝左岸的露珠茶场,是国家电网公司捐资60万元扶持的特色产业。“国家电网公司资助我一户,我要带领乡亲们一起富。”湖北省秭归县露珠茶叶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功旭说。从通电、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扶贫,到送医、送学、送培训等智力帮扶,接力开展“美丽乡村,绿色发展”项目的特色产业扶贫,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公司强调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实施县域产业化扶贫带动、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升级农村电力设施、修建山区公路、改善人畜饮水条件、实施医疗卫生项目、推动科技文化下乡……一项项有针对性的举措瞄准贫困“病根”,实施“靶向治疗”,实现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巨大飞跃。

  通过多年富有实效的工作,湖北、青海五县区定点扶贫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文教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电网公司两次获“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荣誉,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建设

  “十三五”期间,公司制定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下大力气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努力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助力定点扶贫县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10月10日,在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小李村,冬暖式大棚项目区正在建设,几十名村民喊着号子搬运搭建冬暖式大棚物料。8月份实施的机井通电工程,解决了小李村村民靠天吃饭的困境,为农作物灌溉以及发展蔬菜大棚创造了条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网建设一直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合理统筹城乡电网发展,通过实施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和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公司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0年的0.99千伏安提高到1.72千伏安;网架结构显著改善,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低电压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较好支撑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了农村消费升级对电力的需求。2013年以来,公司投入农村电网改造的资金超过3000亿元,其中投入供区内贫困县农网改造的资金每县年均达4500万元,比供区内县年均投资高出12.5%;通过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公司解决了41万无电户174万无电人口的通电问题,于2015年6月完成电网延伸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改善了新通电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开展县域孤网与主网联网工程,解决了西部地区县域孤网运行和与主网联系薄弱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光伏工业园区,一座光伏电站熠熠生辉地矗立在沙漠戈壁上。这是今年5月投运的国家电网公司首座扶贫光伏电站——“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玛多县1万千瓦扶贫光伏电站。

  “十三五”期间,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发挥资源、技术、管理、服务优势,制定实施包括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定点扶贫工程的“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努力为脱贫攻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助力定点扶贫县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包括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即实现公司经营区内未通动力电的3.908万个自然村通上动力电,完成已通动力电但容量不足的8.669万个自然村的电网升级改造;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即及时为公司经营区13个省份374个县的2.7525万个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做好报装服务及接网工程;定点扶贫工程,在湖北省“三县一区”和青海玛多县建设或异地建设光伏电站,所得收益用于扶贫。其中,公司投资9000多万元,于今年5月建成玛多1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可为该县2000多贫困人口脱贫提供资金保障;投资8000多万元,于今年9月底建成湖北“三县一区”0.98万千瓦光伏扶贫试点项目;解决湖北省“三县一区”革命老区的缺电问题,其中,2017年完成“三县一区”404个革命老区村的农网升级,满足农业农村和生活用电需求。

  “电足了,心暖了,奔小康的干劲更足了。”充足可靠的电力,为贫困地区开展节水灌溉、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之路。

  扶业扶智激活贫困地区发展动力

  公司突出行业特色,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通过产业扶贫、对口支援、人才援助等方式,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动力。

  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被统称为“三西”地区。这里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和最困难地区,曾被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今,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甘肃河西地区的支柱产业,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西”扶贫也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在多年坚持不懈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公司突出行业特色,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注重把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同改善生产条件结合起来,从救济式扶贫循序渐进过渡到产业扶贫等“造血”式扶贫模式,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坚持扶业扶智,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公司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注重以产业扶贫培育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公司在定点扶贫五县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1项,发展药材、柑橘等农作物基地和生态养殖,惠及15.8万人;注重扶贫先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累计实施文化教育项目53个,为1.7553万学子改善了教学环境,资助500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坚持兴边富民,加快跨区输电大通道建设。我国边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能源资源丰富。近年来,公司积极利用特高压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的优势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建设“西电东送”大通道,促进边疆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公司于2014年建成第一条“疆电外送”大通道以及川藏联网工程,正在建设6条特高压输电大通道,支持新疆、内蒙古、甘肃的能源资源送出。“十三五”期间,公司还将加快推进正在建设的新疆、甘肃、内蒙等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规划建设“两交两直”特高压工程,构建覆盖川渝藏负荷中心和水电基地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促进边疆资源优势转化,加快边疆脱贫步伐。

  坚持对口援助,强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公司持续加强援藏援疆工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电网建设、实施人才援助等方式,深化全方位扶贫协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西藏最为偏远的阿里地区措勤县,是公司的对口援助县。公司2003年以来累计投入2.45亿元,帮助措勤县建设光伏电站、牧民安居工程等百余个项目,使措勤县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目前,公司已先后选派了四批干部赴国网西藏、新疆、蒙东电力挂职开展帮扶工作。

  “我们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有73章内容,每章能说唱两三个小时,但供电公司工作队为村民办的实事儿好几天都讲不完!”谈起供电公司住村工作队的工作,新疆塔城查干阿德尔格村党支部书记巴代·米卡说。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从普遍服务到精准扶贫,从基础扶贫到产业扶贫,从“输血”到“造血”——国家电网公司履责担当,坚定地扛起电网扶贫开发重任,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