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出海扬帆成绩喜人

——国家电网公司实施国际化战略纪实
发布日期: 2014-08-07

 

          7月31日,意大利罗马多日阴雨的天气放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收购意大利国有融资机构CDP全资子公司CDP RETI 35%股份终于尘埃落定。在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见证下,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协议,现场掌声雷动,这是中国在意大利最大规模的投资。继投资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又一次成功投资欧洲成熟市场,在全球棋局中落下至关重要的一子。

     公司出海之旅已历经十年,海上充满风雨坎坷,也有阳光灿烂。如今,国家电网的旗帜遍布五洲四海,一幅波澜壮阔、气势宏大的世界蓝图正日渐清晰。

     国家电网把海外市场上的身份定位于一个长期战略投资者,从试水菲律宾到建立巴西投资平台,公司在全球进行战略布局,稳健开拓市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能偏安一隅,必须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这番话,体现了公司大力“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雄心壮志。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求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的出海之路扬帆启航。“按照完善布局、强化管控、积极稳健的要求,以‘三电一资’为重点,统筹海外业务发展,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协同互补的全球业务格局。”从一开始,公司就明确了实施国际化的重要任务,勾勒了“走出去”战略的美好图景。

     “我们把海外市场上的身份定位于一个长期战略投资者。”公司国际部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立足点是基于全球视野下的长期稳定运营及收益。”而在这场以世界为棋盘的宏大棋局中,如何开局至关重要。

     2007年12月,公司与菲律宾当地合作伙伴组成的投标联合体中标菲律宾国家输电网25年特许经营权,公司作为最大股东持股40%,项目于2009年1月正式运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批示,公司获得境外国家级电网经营权是中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大突破。

     “与很多企业走出去战略不同,国家电网收购菲律宾电网资产既不是去收购矿产,也不是去借鉴成功经验,而是输出中国电网管理运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赚取稳定收益。”诸多投资机构对公司海外投资的首次试水加以肯定。当时中菲关系友好,菲律宾的电力市场改革参照英国的方案,与诸多发达国家电力输配模式相同,拿下菲律宾市场,成为了公司海外业务开拓的一个标杆。

     实践证明,虽然这几年南海形势复杂多变,海外环境风险重重,公司克服困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管理特长,大力强化运营管理,显著提升了菲律宾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并最大限度确保了资产收益。

     “菲律宾项目的成功运行,的确给了那些还处于艰难谈判桌上的同事以信心。”国网国际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强调了菲律宾项目的重要性。一步走,八方平,公司在国际投资领域首战告捷,海外布局战略逐步明朗。刘振亚指出,在国外收购项目一定要掌握控制权,才能实施在国内已有成熟经验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通过技术和管理提升快速创造了价值。

     步步为营方为制胜之道。开局之后,公司用更为审慎的目光、更宏大的视野寻找着下一个落子之点。

     巴西是拉美第一经济大国,地域辽阔,输电规模及互联电网跨度庞大,加之电力监管政策稳定,巴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之前西班牙企业掌控巴西的部分输电网,但一直对其投资有限,巴西输电网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瞄准巴西电力市场的巨大潜力,2010年12月和2012年12月,公司分两次收购了巴西12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由此,公司正式进入南美洲电力市场。

     “日益严重的欧债危机让不少欧洲能源企业收缩扩充步伐,寻求战略自保,出让部分优质资产以渡过难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国家电网本次收购正是紧紧抓住了欧债危机为中国企业提供的大好良机,“这将给企业带来稳定可观的现金流。”业内人士也均对此次巴西并购给予肯定。

     在巴西能源领域有了话语权,公司对巴西输电项目进行了深度整合,打通资产结构,在里约热内卢建设了电网集中控制中心,加强人员培训,深入开展本土化经营,各项经营指标稳步提升,年收入扣减(PV)水平居于行业前列,设备运行可用率大幅提升,停电率显著降低,被巴西权威媒体评为“巴西电力行业最佳公司”。

     在今年世界杯足球赛事期间,国网巴西控股公司为包括决赛在内的24场比赛提供了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运营的线路运行平稳,安全、高效地向里约热内卢等城市供应电能,圆满完成保电工作,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树立了国家电网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从澳大利亚项目开始,公司海外投资步入“利用境外资金、投资境外资产”的新阶段,利用自身积累进行海外融资,实现自我滚动发展。海外市场生根发芽,日趋成熟。

     菲律宾和巴西项目的成功,为公司赢得了可观回报,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以拉美投资平台为杠杆撬动世界板块,公司开始进军欧洲与大洋洲。2012年5月,公司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25%股份,首次以战略投资者和单一最大股东身份入股欧洲国家级能源网公司,成为欧洲电力资产股权并购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葡萄牙财长阿尔布开克评价此次收购“将为双方开启互惠互利的大门,中国国家电网拥有的尖端技术,也将给REN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2012年12月与2014年1月,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南澳输电网公司46.56%的股权、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下属新加坡能源公司拥有的新加坡能源国际澳洲资产公司60%股权和新加坡能源澳网公司19.9%股权,我国首次成功投资大洋洲能源股权,自此,公司境外资产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世界目光聚焦国家电网,诸多海外媒体用“aggressive”(有进取心的)一词来形容国家电网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崛起。专门从事电力交易的全美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普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布雷特.金对此评价:“中国在海外收购方面正变得愈发积极,他们将成为今后国际电力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长期的海外市场投资管理经验,更让公司拥有了敏锐的市场眼光。今年1月,公司以基石投资人身份认购上市公司香港电灯有限公司20%股权。2月7日,公司与巴西国家电力公司组成联营体,中标美洲第一个特高压工程——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特许经营权项目,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业内人士认为,继高铁外交之后,特高压将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外交名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克劳斯·武赫雷尔亦表示,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在全世界有广泛应用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以澳大利亚项目为标志,公司海外投资步入“利用境外资金、投资境外资产”的新阶段。公司已成功发行两笔共计55亿美元海外债券,债券利率在中资企业同期发行的美元债券中处于最低水平。国网国际公司负责人介绍,澳大利亚项目正是依托公司良好的国际信用等级,利用海外发债资金和境外融资,投资境外优质资产,不再依赖国内注资,实现了国际业务的内生发展。在巴西美丽山项目中,国网巴西公司第一次利用自身在当地的经营积累和独立信用,投资新的重大项目。这意味着国家电网品牌在海外市场已经生根发芽,实现了自我“造血”,具有蓬勃生机。

     在国际能源合作方面,国家电网亦业绩斐然。2012年中俄500千伏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双方签署25年长期购电协议, 2013年实现从俄购电35亿千瓦时,中俄电力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3年3月,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见证下,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国际公司签署《关于开展扩大中俄电力合作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协议》,明确了进一步深化中俄电力合作的工作目标。中国—上合组织国家电网中心建立,为进一步扩大跨国能源合作创造了条件。

     从菲律宾、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到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成熟发达国家,公司国际业务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产品劳务输出型向技术、管理输出型的完美蜕变,形成了增长前景良好、监管环境稳定、业务风险可控的长期基础设施资产投资组合。美国《财富》杂志撰写文章评价,作为中国国有能源企业,国家电网比欧洲同行处于更好的经营发展状态。

     围棋之道讲究“取势”与“取地”,“势”是洞悉宏观发展趋势、形成整体性导向,“地”是处理好远景战略与现实战术的关系。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正是进行着超越同行的“取势”与“取地”,既看到森林,更要得到树木,在全球视野下进行长远布局,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海外战略的高度。

     “走出去”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公司打造“百年老店”的关键。灵活配置国际国内两方面资源,统筹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使公司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商务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6.8%,央企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

     对于国家电网的海外实践,国内也有众多质疑之声,代表观点是“国内的电网还没有建好,为什么要去建国外的电网”。

     不妨先看看公司的国际业务成绩单。截至2014年6月,公司境外投资实际自有资金出资近30亿美元,境外股权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10亿美元,境外资产规模超过230亿美元。从2009年至2013年,公司境外投资业务利润从不到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2亿元人民币,增长了309%,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国内水平。

     “我们到国外投资,不是做公益事业,而是积极投资境外电力能源监管资产,既输出了公司在输配电领域的领先技术,又在规范、透明的监管框架下实现稳定回报和通胀保护,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对此表示,海外投资并非顾此失彼,而是灵活配置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资源,让国内国外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除了宏观政策背景和企业追求更大利润空间的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际化战略是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从世界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是现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企业能否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为自己拓展生存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战略问题。

     从国家角度来看,国家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则突出表现为其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角力。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释放要减少政府部门对企业“走出去”的行政干预的信号,到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绩效考核导向,能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大型跨国业务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公司角度来看,国际化是推动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全球500强的大部分企业都通过实施国际化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刘振亚明确指出,要打造“百年老店”关键在于国际化,这是公司基业长青、保持长久旺盛生命力的内在需求。一方面,以战略性的眼光开展国际化业务,有利于完善电网企业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从长期来看,也是为国内电力建设和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在海外市场激烈竞争中砥砺磨练更能开阔视野,“引进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储备,促进国内市场服务和绩效的进一步提升。

     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则表示,在规范的海外市场进行投资和经营,可规范电网业务流程,推进企业海外上市,进一步理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扩大融资渠道,逐步走上国际化发展的良性轨道,使整体价值得到全面提升。“从国家利益和企业自身发展两个层面来思考,都决定了我们不能偏安于国内。”

     公司从不满足于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的低层次国际化,而是通过世界领先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积极推动实现“中国引领”和“中国创造”。

     走出去,关键是走得好,走得稳。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10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分析表明,只有自主创新能力具备优势,才能有效降低跨国投资的风险。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彼德·诺兰认为,中国在以电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将形成巨大的全球竞争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国家电网在全球财富500强公司中名列第七,公司业务集电网投资、建设、运营及装备制造于一体,综合实力强大,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优势突出,成为在全球范围最有实力的输电项目接盘企业,这也是更多的发达国家愿意和公司合作的原因。

     在南澳输电网公司的股权收购项目上,虽然本地竞标者在监管审批方面比公司具备更多优势,但卖方却认为公司的收购更具诚意,在运营管理、技术创新上的目标与自己的契合度更高。当时的项目负责人回忆,其余竞标者是财务投资者,卖方更青睐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身份。南澳洲正大力发展风电,面临大规模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特征的风电接入问题,而公司在国内已有5500万千瓦的风电接入技术经验,这是公司中标的一个绝对性优势。

     公司从不满足于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的低层次国际化,而是积极推动实现“中国引领”和“中国创造”。在创新能力方面,公司近年来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和设备制造方面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占领了输电技术国际制高点,这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坚强支撑,擦亮了国家电网的金字招牌。在专业服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大电网运行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升当地电网运营水平和安全可靠供电能力,不断提高国家电网品牌的知名度。

     中国装备业也因此“痛痛快快”地走出国门。公司以新兴经济体电网建设和改造为契机,大力拓展南美、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输出及咨询服务业务,积极带动国内电力企业发展和民族电工装备产业的振兴。据统计,中资企业2013年在非洲的电力总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超过5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其中,输变电工程、新能源发电和电网改造项目占到电力总承包工程项目的三分之一。中电装备公司于2013年签署的埃塞俄比亚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是目前公司在海外最大的电力工程总承包项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出口升级提到了战略高度,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立足于国家电网的广阔海外市场,中国装备业的航母已经起航,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的中国梦正在照进现实。

     公司在海外市场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信用评级,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和更重要的国际地位,国家电网正在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企业国际化战略,下策为输出商品和劳务,中策为输出资本和技术,上策为输出管理和文化。

     公司2013年“两会”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国际化是涵盖发展战略、业务布局、管理标准、资源配置、人才队伍、企业文化、品牌形象的全方位国际化。”这表示,公司的国际化是全方位的战略决策,而不是为了增加短期收益和利润而采取的战术行动。

     “我们一直致力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展现具有管理竞争力的投资者形象。”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已获得惠誉、标普、穆迪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国家主权级评级,对公司信用评级结果分别为A+、AA-、Aa3,高于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等国际一流电力企业的国际信用级别,为央企最高水平。信用评级结果是一个企业经营能力、风控水平、合规表现的客观体现,穆迪对公司的评级展望为“稳定”,代表了国际资本市场对于公司信用和投资决策的高度认可,以及海外长期投资战略的信心。

     “发达国家的发展都依靠了一些具有全球效应的品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需要有大型的、并具有超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才能让我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家电网要肩负起这样的重任。”国资委对公司的国际化品牌寄予厚望。国家电网开始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国际社会交往中,在诸多国际顶级能源会议中发声发光。公司国际部负责人对此表示:“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家跨国企业,也代表着中国力量正在积极谋求更重要的国际地位。”

     2013年9月,公司首次在国外举办智能电网国际论坛,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600多名与会代表。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成就和刘振亚董事长关于“大能源观”的主旨发言获得了行业内的广泛赞扬和高度认可,业内人士评价,此次论坛为世界智能电网研究领域搭建了高层交流的平台,也向世界集中展示了中国力量的崛起。

     2014年5月26日至28日,刘振亚董事长在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2014峰会上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他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想”,通过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向亚洲、欧洲、北美输电,促进全球能源优化配置。公司站在世界高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战略思考,与国际同行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谁制定游戏规则,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要在全球市场争夺更多的话语权,必须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2013年1月18日, IEC正式批准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担任副主席,标志着中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的历史性重大突破。目前公司承担IEC高压直流输电等4个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和1个主席职务,其中高压直流输电(TC115)、智能电网用户接口(PC118)等3个技术委员会是依托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由公司代表我国提出并成功组建的。自2009年以来,公司共在高压直流、特高压交流、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智能调度、电动汽车换电设施等领域发起并立项IEC国际标准15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国际标准6项,赢得了国际同行的信任和尊重,显著提升了公司乃至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主导权和影响力。公司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实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和“中国资本”开始深度融合,国家电网正在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国际化战略已经绘就宏伟图景:到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海外资产规模将达到300至500亿美元。届时,国家电网将以更加自信的积极姿态站上世界舞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注入强大能量。

     信息来源:国网国际部、国网外联部、英大传媒集团、国网国际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