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注农电

发布日期: 2011-07-13

    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人,在近四十年的农电工作中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了心爱的农电事业、为了农民兄弟的生产生活,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我的自豪和感动也正源于此,因为我深知,普通并不代表平凡。正如张爱玲所说“人们大都追求飞扬的人生,其实,平凡才是人生的底色”。是的,父亲的工作生涯虽然很平凡,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敬业、什么叫进取、什么叫奉献,虽然这明白的过程中有我对父亲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总是很忙,在变电站值班的母亲一边上班一边带着我。有时候很长时间都见不到父亲,有时见到了也是来去匆匆。上小学以后,由于母亲的工作性质,我多数时间跟着父亲生活,而经常忙碌的父亲时常把我送到外婆家,每天放学后我都会蹲在外婆家门口的大石头上等父亲来接我,可是经常等来的都是失望。我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来接我,为什么总是这么忙碌。再稍大些,我就开始不喜欢父亲,觉得他整天不顾家,在心里责怪他不是一个好父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都化作了对父亲及其工作的埋怨。
    真正让我读懂和理解父亲是从第一期农网改造工程开始,那时我正在上高中,父亲没日没夜的工作,时常加班通宵不回家。这时,我甚至开始怀疑父亲是不是不要这个家了,于是赌气好久不跟父亲说话。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和我谈起了父亲这些年来“不爱回家,不关心我”的真正原因。父亲刚参加工作时很多乡村里都没有通电,他是最初农网建设的一员,在那种生产工具落后的条件下,父亲和他的工友们靠双手拉起一根根电杆,紧起一条条线路,因为交通的极不便利,他们吃在工作现场,住在农民家里,有时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正是父亲和工友们这种不辞辛苦,忘我工作的精神为各乡各村送去了光明,也为张掖的农村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听到这些我突然间明白,原来父亲这么多年的忙碌是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对电力事业的执着,是一个党员党性的最好表现。他那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思想觉悟,顿时解开了我对父亲长时间以来的误解,对他的崇拜也油然而生。也正是父亲对电力的这种特殊情结感染了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毅然选择了电力专业,我想踏着父亲的脚印做一名像父亲一样的电力工人,给更多的人带去一份光明。
    2000年,张掖平山湖送电工程被列入农网改造项目。这条长达60多公里,地形复杂的送电线路工程寄托着平山湖广大牧民的希望。作为当时农改办主任的父亲深知这项工程的难度,可他从没有说过一个“难”字,主动挑起这个重担,带领施工队在恶劣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饿了就啃两嘴干粮,渴了就喝从十几公里以外驮来的雨水,累了就睡在野外牧民的羊圈里。父亲爱岗敬业的精神激励着施工队的每个人,大家齐心协力,以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工程,用上电的牧民们都亲切的称呼父亲为“周光明”。而结束施工回家的父亲,简直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又黑又瘦满脸胡子,看着这样的父亲让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心酸和钦佩。
    如今的父亲因为年龄原因已退居二线,可他对农电的那份特殊的感情一点未减。有人说,辛苦了大半辈子了,现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少管一些“闲”事了。可认真惯了的父亲却不习惯这种悠闲的日子,总会不厌其烦问我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哪些地方电费没交清,哪些地方农网改造增加了变压器,甚至连刮风下雨时哪些地方停电了,都要一一问个清楚。每当局里有需要他配合协调的工作,他总是二话不说积极配合解决问题。今年,张掖城南变线路征地问题到处受阻。父亲又主动请缨,挨家挨户和农民耐心协调,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知道的人都说他最了解农民、跟农民的感情最深,他却总是说自己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为农民兄弟服务是他最开心的事情。父亲还经常教育我们:“现在条件好了,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工作,省市公司领导多次提出‘要带着感情管农电’,必将给你们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以后的天下是你们年青人的,我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跟不上步伐喽……”但我想,父亲几十年来呕心沥血的农电生涯,不就是“带着感情管农电、带着感情干农电”的真实写照吗?
    从“农网改造”到“户户通电”工程,父亲一路走来,点亮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建设坚强电网”和“提升优质服务”的承诺诠释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他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忘我敬业精神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情怀和人格魅力。现在的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电力员工。我知道,选择了电力事业,我就选择了与父亲同样的道路。我的身体里流着父亲的血液,我的脚下是父亲踏出的坚实道路。路虽长,但循着父亲踏出的脚印,我相信自己会走稳、走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骄傲,绝不会给父亲丢脸。我还要在这代代传承的光明行中,奋勇当先,努力超越,把父亲的农电情传承下去,真正地担负起一个农电人应有的责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