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报》:陕西西安——李均沟村脱贫致富三步走

发布日期: 2016-08-25

        “以前村里每到夏、秋雨季,山上的洪水下来,我们的庄稼地都要被淹,我们能做的就是挖点土来垫一垫,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多亏了西安供电公司修了这条排洪渠,以后我们就不再发愁了。”7月5日,村民李玉洲说起排洪渠工程时充满了感激。

        陕西省西安市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李均沟村是西安供电公司定点扶贫村。从2014年驻村扶贫以来,随着脱贫致富项目有序落地、利民工程顺利实施,这个小村庄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三年规划 着眼长远

        李均沟村位于米脂县东南20千米处,现有人口208户596人。村中主要经济作物为小米、玉米和土豆,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132元。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均出外打工,村中留守人员约210人,除儿童外的留守人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里无网络,无自来水,一天只有四趟班车通往村外,每日两餐除了自产的土豆再无别的果蔬。

        助力李均沟村脱贫致富,是责任,更是使命。西安供电公司周密安排驻村人员选派、扶贫资金落实、扶贫项目敲定与实施等事宜,并在入户调研、户情了解、贫困户识别的基础上,制定了李均沟村三年扶贫规划:2014年精准识别,实施民生工程,修建一条防洪渠;2015年修建文化广场、生产道路,分类施策扶持养殖户;2016年创新产业扶持模式,引进香菇、苹果等种植专业合作社模式,实现全部脱贫目标。

有的放矢 精准扶贫

        2014年,具有法国留学背景的王星作为驻村干部来到李均沟村开展精准扶贫。王星遍访全村208户村民家,完成了户情摸底、贫困户识别及公示工作,共认定贫困户65户194人。

        按照王星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西安供电公司将65户贫困户按照致贫原因分为缺资金24户、缺技术4户、因病23户、无劳动力14户。对于缺乏资金技术的,该公司扶持其进行适度养羊,贫困户自购小羊20只,修建羊圈一个,发放种羊一头,并给予圈舍补助;对于因病因残致贫的,扶持其进行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母牛养殖,贫困户自购母牛一头,补助秦川牛一头,既能繁殖出售,也能下地干活;对于无劳动力的,积极为其申请低保及其他政府救助;对未参与养殖帮扶、未列入低保的贫困户,则通过粉条加工合作社优先收购土豆、优先打工、分红等方式予以帮扶。

        贫困户罗某,家中除了七八只羊外无经济来源,三个儿子尚有两个未婚,负担沉重。西安供电公司对他给予5000元圈舍补贴并补助优质白绒种羊一只。按照目前的市场状况,通过出售羊绒、羊肉和繁育小羊,今年他家有望收入1万至1.5万元,当年就能收回成本,明年就能脱贫。

挖渠修路 改善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王星感慨地说:“刚来村里走访调查的时候,排洪渠问题是村民反映最多的,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计。每次村民们和我拉话时期盼的眼神都让我下决心一定要帮他们干点实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王星一边与县、镇有关部门协调落实资金,一边实地勘察、反复论证,仅用一个月便完成了包括排洪渠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图及工程概算的编制与审核等所有前期准备工作。从开工那天起,李均沟的村民们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转一圈,给施工人员送点水,送点苹果,和王星拉几句话。4个月后,排洪渠工程完工,年底完成工程验收及审计工作。在2015年夏季的强降雨过程中,该渠有效保护了下游约40亩农田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8万余元。

        刘阳,是2015年接替刘星被西安供电公司派驻到李均沟村的第二位干部。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调研走访中,刘阳了解到,李均沟村的农田都在山坡上,留守村民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到田间去耕种、收粮时走的都是陡峭、狭窄的羊肠小道。为此,他先确定为李均沟村修建环山生产路,这条长2.5千米、宽3米的田间生产路建成后,农用车辆可以直接开到地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扩大生产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西安供电公司在李均沟村修建了一个长70米、宽18米,含窑洞六间的文化广场。如今,在农闲季节,经常可以看到村民们在小广场上健身、聊天、娱乐。

        今年7月,西安供电公司又派出第三位年富力强的干部弓启明开启了计划中的产业扶持项目,就是在米脂县扶贫办、畜牧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实施大规模牛羊饲养和蘑菇大棚种植、粉条加工厂等项目。

        2014年以来,西安供电公司已累计向李均沟村投资50余万元,带动31户90人脱贫,人均收入大幅提升。(安暇)

        《国家电网报》2016年8月3日第5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