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宗亮劳模工作室:34年创新攻坚,“小作坊”成长为龙头企业

发布日期: 2020-09-14 信息来源: 严宝丽

        今年9月1日,对于翟宗亮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科研人员代表,他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科技创新大会,深受振奋鼓舞。回到工作岗位后,他进一步增强了带领技术团队做好创新工作的信心,决心把科技创新与施工生产一线需求紧密结合,深化系统创新和集成创新,研发更多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产品,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做出新贡献。

从“人拉肩扛”到智能化设备

  翟宗亮是甘肃电力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诚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国网工匠”、“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多年来从事电力机械设备研发生产工作,重点研发输电线路牵张设备。

  在我国电力施工领域,输电线路架线长期采用“人拉肩扛”、机械绞磨等方式,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进了牵张设备。然而,国外设备的技术垄断、价格高、服务差一直困扰着电网施工企业。

  “1986年,我们成立施工机具研究所,专门研究解决线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并率先在国内完成样机制作,一直到现在经历了两代人、34年的时间。”翟宗亮说。多年来,通过不断的国产化改造、技术消化吸收和施工现场实际应用,牵张设备实现了从机械式到智能集控的转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翟宗亮创新团队研发的智能化牵张机成功应用于1100千伏吉泉工程。

  2015年,为了改善现场施工人员“夏顶烈日冬扛严寒”的工作环境,翟宗亮带领团队研制智能化张力放线集控系统。历经2年时间,经过无数次试验、失败、改进、再试验,最终通过模块化思路成功解决了设备的远程集控问题,集控智能张力放线系统成功应用于±800千伏酒湖特高压等工程中。该项目获得甘肃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得1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

  2017年5月,翟宗亮又带头开发出智能化张力机单机集控系统和智能化牵引机单机集控系统,实现了张力场和牵引场的集成和整合,先后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工程中应用并受到好评,还参与了藏中联网工程线路展放工作,经受了高海拔极端环境的考验。

  面对新时代电力行业发展的新需求,翟宗亮团队以创新为引领,实现了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两步走”,推动电建装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加速跨越。

从“白手起家”到年产值过亿

  “当时我们基本是个‘小作坊’,只有13个人,一年只能生产3-4台设备,根本谈不上产值,更不用说对外销售了。现在,我们一年就能生产100多台设备,产品已经销售至118家国内外电建企业,累计销售牵张设备1127台,在特高压工程设备占有率达60%以上。”谈起诚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30多来的变化和发展,翟宗亮充满自信。

  近年来,该公司结合当前电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安全施工要求,大胆创新,努力拓展新的研发领域及方向,不断探索提高电力施工设备效率效益,研制了高速液压绞磨、标准化货运索道、轻型单摇臂(悬浮)落地抱杆等一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科技电力施工装备,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施工设备标杆企业,其产品在电建市场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其研发团队主导和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20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3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奖项11项。

翟宗亮工作在电力施工设备研发一线。

  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诚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积极融入国家电网公司特(超)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战略布局,依托“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目前,该公司年产值超过1亿元,利润率超过30%,成为国内电网建设配套装备领域重要研发基地和现代化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从13人的“小作坊”到现在的科技创新“小巨人”,诚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凭着自主创新、铸就精品的鲜明特点,积极抢占市场,为国网甘肃电力其它产业单位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可参考可借鉴的创新发展之路。

从劳模工作室到“青蓝相继”

  近年来,国网甘肃电力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精耕职工技术创新和岗位创效工作,产生了以“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一大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时,依托国网“青创赛”等平台,积极组建青年创客空间、青年创客联盟,引导广大青年在岗位上建功成长,为青年人创新创效“给平台、给机会、给舞台”,产生了一大批实用性强、转化率高的科研成果,极大调动了青年青春建功、创新创效的工作热情。

  依托位于兰州新区的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的A级检修基地,国网甘肃电力创设了以中央企业劳模、生产技术专家王胜利为带头人的“王胜利劳模创新工作室”。该工作室采用“创新+实训”模式,搭建“双创基地+劳模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站”三级平台,打造“1+N”劳模创新机制,开展课题研究、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成为优秀青年员工的“训练场”、优秀成果的“孵化池”。三年来,共培育带动出7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充分激发了电力员工的创新活力和潜力。

  王胜利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领军人物铸品牌、技术骨干传帮带”的主导思路,发挥党员劳模引领示范作用,充分融合各专业核心成员,推动和带领青年员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行家里手,实现了“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片”的倍增效应,共研发职工创新成果389项,共获得网省级奖项27项、省部级奖项16项、专利126项。

王胜利(中)与团队成员在生产指挥中心组织研发智能安全管控系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网甘肃电力将一系列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科技创新的“火车头”,架起了培育青年人才和青工成长进步的大舞台,一批批青年技术骨干从这里走出,一系列电力科研难题在这里攻克……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征程上,国网甘肃电力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科技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建设好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实施好创新成果的互融、共享,搭建好劳模创新、班组创新、全员创新的“创客联盟”,全面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不断在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上实现更大跨越。

  信息来源:国网宣传部,国网甘肃电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