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培训成果展示(一)

努力做好你的“眼”和“口”——新闻写作和舆情引导培训会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 2014-08-21 信息来源: 安康管理员

 

编者按:8月15日,公司来自各个部门(单位)的通讯员齐聚一堂,就如何提升公司新闻宣传及舆情防控工作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并深入禹康创新工作室开展实地采访,大家以不同视角,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本次培训的感受,一篇篇文章充满真情,一段段文字传递正能量。大家会一如既往用笔、用镜头去扑捉、纪录平凡岗位上的国家电网人以不平凡的电网情节一直在早日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努力、前行……

 

8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新闻写作和舆情引导培训”,短短一天的培训,专家们倾心教授、字字珠玑,为我们开启了宣传写作的大门。通讯工作者是企业用来审视自身、瞭望未来的眼睛,也是企业用来传递信息、宣贯文化的唇齿。

  勤于练习,会做“眼”和“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成功的途径”,为我们讲授新闻写作的吴老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兼职通讯员要保持对新闻工作的不变热情,唯有不断地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她详细地从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技巧等方面为我们做了讲解。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许多新闻写作的实例,消除了我们在日常新闻写作方面的疑惑。她所讲的“新闻写作要真、新、奇、短、精、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就是要求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擦擦眼,多观察生活,从小处入手,从大处着眼,找准新闻写作的切入点;清清嗓,学会分享和阐述,要让人能够接受,能够产生共鸣,讲有深度、有思想的东西去吸引读者。“娓娓道来”的吴老师,如同一本精致的书,有着厚重的知识积淀和细腻、温润的思想,让人忍不住去欣赏去阅读。善待工作的同时,它会赋予你更大的魅力。“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通讯员,做好企业的“眼”和“口”,唯有坚持练习,不断地练习。

  伺机出击,敢做狙击手

“在新闻拍摄方面,我更愿意做一名狙击手”,新闻摄影专家王老师,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新闻拍摄,要以策划为先,在工作时,我拿的是小步枪,瞄准一个点,打一枪,我不喜欢机关枪,哒哒哒乱扫一阵,之后再挑满意的照片,效率不高,还打扰了被拍摄的人员。”他还告诉我们,在每次新闻拍摄前,他都要提前做足功课,熟悉好场地,了解清现场工作人员和作业项目,在仔细观察好现场后,才开始找准时机拍摄。只有用心的准备,伺机出击,才能抓住那些“决定性瞬”。这双锐利的双眼和深邃的眼神,曾为我们企业留下了多少历史的瞬间。这位敬业的前辈,让我不禁想到,人的生活、工作也应如此,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努力才会更有效率,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淡又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常常让人迷茫,那么,停下来,想清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再出击,成就自己每一个有意义的瞬间。

  破釜沉舟,实践出真知

采访实践课,“小马”老师带领我们去了 “禹康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详细为我们讲解了每一项创新工具的产生过程和用法。在演示每一项创新成果时,都迎来了大家的喝彩,每一项革新,原理都看似简单,但都及其实用,为现场操作人员解决了许多困难。在每一项革新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实验、推翻、改进、再实验、再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实践,忍受过程的枯燥才能成就果实的甘甜。一篇优秀的通讯稿也是如此,唯有经过反复的斟酌,才能有精致的成稿,才能真正传递信息、引起共鸣,才有其存在的价值。采访课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马”老师。同为80后的他,身上却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沉稳,参观中,他不断提示大家找切入点,提问题。令我们觉得惊讶的是,在讲解人员演示操作时,他在旁边传递用具,默契得如同工作室成员。不难看出,他对每一项专利都了如指掌,这或许就是一个成功采访的奥秘吧。只有沉下身子,认真了解要报道的对象,才会为大家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管是专利的精彩,还是“小马”老师业务素质的卓越,都让我相信,成功没有捷径,为有破釜沉舟,不断实践。

  立足岗位,传递正能量

作为基层兼职通讯人员,我们独家见证着太多平凡却又温暖、感人的瞬间,烈日下,农田间,保电师傅们脸上的汗珠,闪耀而真实;山坡上,独居老用户为抢修员端来的热茶,清香又动人;仪器前,埋头研究的师徒,画面严谨又温馨。这些瞬间是流淌在我们企业血液中的力量,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笔尖去传递这些正能量,为统一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落地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链接